
1914年2月10日,北洋政府与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《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》,约定由美孚派遣专家组成勘探队,前往陕西延安和直隶(今河北)等地进行石油资源的勘探。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·克拉普(Frederick G. Clapp)作为美孚公司的专家,于1913年12月先行抵达北京,并在1914年2月下旬前往秦皇岛配资专业网,再转至直隶的建昌(今凌源)附近进行考察。克拉普最终得出结论,认为该地区不适合开采石油,随后返回北京,与中方商定将勘探计划转移至陕西。
勘探工作分为两路展开,其中第一路由克拉普率领,队伍从北京出发,途经张家口、怀安,经过山西岢岚、阳高等地进入陕西,最后经过河南到达武汉,再乘船返回上海和天津。克拉普在考察期间,不仅拍摄了大量的地质照片,还用他的高端相机记录下了中国百年前的风光与人文景象。随着“图游华夏网”发布了关于克拉普摄影作品的研究,许多历史爱好者得以重温这段历史。
展开剩余80%根据北洋政府内务部1914年5月25日发布的通知,勘探人员已开始行动,并要求沿途各省为其提供保护。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克拉普考察队途经陕西临潼、渭南、华县(今华州区)和华阴县时拍摄的照片。由于克拉普没有详细注明照片拍摄的具体日期,推测这些照片是在1914年12月至1915年1月期间拍摄的。
1. 在临潼与渭南之间的道路上,克拉普发现下方沟壑中有驴车通行,道路高低起伏,形成了立体感。一位男子挎着包,悠闲地走在上面的道路上,构成了一幅朴实的乡村风景。
2. 克拉普到达赤水河时,看见河中有一座古老的石桥,造型古朴。他指示两名护卫骑马站在桥上拍摄全景照片。
3. 克拉普不满足于远景拍摄,走到桥上后,发现桥面有一个残破的缺口,于是拍下了桥的细节照片。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桥的侧面雕刻着精美的龙首,伸向河面。对岸的村落是瓦房相连,显示出此地的繁荣,极有可能是赤水镇。
4. 在渭南与华县之间,克拉普注意到当地百姓正推着独轮车行走,这种交通工具在当时的农村非常常见。照片中远处的碉楼和祠庙也十分显眼,显示了地方的独特建筑风貌。
5. 在莲华寺镇附近,克拉普发现了一块巨石,经研究后认为它是冰川遗留下来的冰碛石。为了展示石块的巨大,他让护卫站在石头上拍摄了对比照。
6. 来到华阴县,克拉普登上西岳庙的城楼,远远地就能看到万寿阁。万寿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登楼可以观赏到黄河的美景。
7. 从万寿阁近距离拍摄,克拉普注意到建筑的年久失修。实际上,这座楼后来在1931年冯玉祥驻军时因火灾被毁,至今已重建。
8. 克拉普站在万寿阁上,拍摄了望角楼的照片。当天的天气有些阴沉,角楼依然显得古老而庄重,见证了漫长的历史。
9. 在华阴庙内,克拉普拍摄了一座巨大石龟驮着石碑的照片。可惜,这座碑亭如今已经不复存在。
10. 华阴庙内,克拉普拍摄了古柏环绕的庭院,远处的楼阁很可能就是万寿阁的所在。
11. 克拉普在华阴庙内,特意让护卫和中方队员在一棵古老的柏树前合影,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。
12. 另一张照片的拍摄地点不详,但从照片中的光影和背景建筑推测,仍然是华阴境内。照片中的城墙和两棵古树旁的碑刻,显示出当时的历史氛围。
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记录了克拉普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观察,还为我们留下了百年前中国的一段历史印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鸿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